40年前,海淀是北京的近郊区,境内阡陌纵横,绿树成荫。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北大等高校聚集,被称为中国的科学城,基础研究一枝独秀。

40年间,海淀先行先试,承担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和科技创新产业先行者的使命,探路开拓,活力迸发,被称为“中国硅谷”,科技创新成为海淀的亮丽名片和金字招牌。

实力巨变,科技催生海淀式裂变

海淀的智力资源,非同一般。驻区30余所高等院校、200多个科研院所、全国四成的两院院士和数万科研人员,构成了人才高地。改革开放带来“科学的春天”,催生了科技成为生产力的海淀式裂变。

上世纪80年代,被誉为“中关村创业第一人”的陈春先,开启了“科技人员下海办企业”的第一代创业之路。继而,位于海淀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成为中国新活力象征。今天,电子一条街经过不断换档提升,已变身成为创新创业的孵化器。海淀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1988年527家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到2017年11242家,规模扩大了19.3倍,总收入由2010年7054.7亿元增长至2017年21610.0亿元,增长2.06倍,年均增速17.3%。

目前,海淀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业和教育业四大行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8%,增长贡献率超过80%。其中,信息服务业成为发展的“压舱石”和“主引擎”。

40年探寻摸索,海淀区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走出了一条矢志创新引领、探索创新驱动、坚持创新发展的路子。2010年,海淀人均GDP已达到1.37万美元,达到世界银行高收入标准,2017年,人均GDP为2.5万美元,已高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前,以新技术、新制造、新消费、新金融、新资源、新文化为主要支撑的“创新型经济”在海淀吹响集结号。

先行先试,种好改革试验田

40年来,海淀区从不局限于自身发展,而是主动担当服务国家和首都战略大局,积极承担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重大责任使命,为释放创新活力探路前行。

开拓进取、敢为人先,鼓励首创精神落地发芽。这一点,民营企业家原永民感受颇深:改革开放之初,原永民在中关村经营一家叫做“科源”的餐馆,1993年想要进军飞机制造业时却遇到了障碍。面对国内从未出现过的私营飞机制造业注册先例的情况,海淀区勇于先行先试,只用了十几天时间,就为他办下了营业执照,这在当时可用石破天惊形容。

核准第一家不核定经营范围的企业、积极推动“证照分离、先照后证”改革试点、在全国率先开展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40年间,一大批具有鲜明海淀特色的探索经验上升为国家决策并在全国推广。

今年7月,海淀区政务服务中心“一窗式”改革拉开大幕,9个委办局17个专业办事窗口整合,设立投资项目综合服务区。海淀大力整合政务服务“网上办”,推出创新服务“码上办”。

“以前是一个窗口一个窗口地找,现在随便哪个窗口都能办,太方便了,为海淀的服务点赞!”一名企业代表在体验“一窗式”服务后由衷地赞叹道。

聚焦政策先行先试,海淀始终走在时代前沿。海淀启动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制定“1+2”科技金融政策体系,推出海淀科技金融15条,目前全区金融机构总数突破3000家,上市、挂牌公司超过950家。

为解决初创企业融资难题,海淀推出“胚芽企业培育计划”,扶植优质初创企业从“胚芽”成长为“参天大树”;为解决上市企业发展和融资难题,发布“龙门计划”。此外,还发起设立海国东兴基金,不以获取上市公司控制权为目的,不干预企业经营,用市场化的方法支持优质科技企业发展。

创新创业,瞄准前沿立足自主

在环境优美的中关村东升国际科学园,坐落着一个充满朝气的研究机构——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它的体制与原有的科研机构完全不同,不仅是国内科技领域首个由外资参与设立的民办非企业性质科研机构,也是首个政府以PPP模式支持的新型研发平台。

头顶科技史上多项“第一”的帽子,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落户海淀,正是海淀区鼓励创新创业,构建“创新合伙人”关系的一个缩影。“在创新发展的历程中,海淀区委区政府既是组织者和管理者,也是探索和推动者,更是全程陪伴的合伙人。”海淀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为扮演好合伙人角色,海淀区出台了“创新发展16条”及77条细则,在全国率先推出概念验证支持计划,弥补科研机构研发成果与市场化产业化之间空白的关键环节。“我们的目标,就是不仅要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后期的‘推动者’,更要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前期的‘铺路者’。”海淀区委书记于军说。

海淀在人工智能、高端芯片、量子计算等一系列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2017年,海淀驻区单位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约占全国1/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高达272件,是全国水平的27.8倍。

在着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同时,海淀聚力打造全球双创活动标志区。截至今年6月,中关村创业大街及入驻机构累计孵化创业团队2921家,其中海归和外籍团队355家,总融资额277.8亿元。2017年,海淀新设立科技型企业2.1万家,科技型企业3年存活率达到84.7%。

于军表示,下一步,海淀将立足于“科学+城”的理念,推动科技进步、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与城市整体进步高度统一,担负起构建新型城市形态的责任使命,最大程度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