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消息,在中国传统语境中,保险一直是一个不受人待见的行业。不过,时过境迁,随着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保险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模式应运而生,保险行业正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互联网保险前景广阔 创新与合规有待平衡

近日,保险服务平台微保发布了《2018年互联网保险年度报告》,这份报告显示,互联网保险正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互联网保单量5年间增长18倍。而未来一年有较为确定的购买保险计划的高潜用户规模更是达到了2.17亿。

鉴于互联网保险发展潜力巨大,各路资本也如过江之鲫一般齐聚于此。公开资料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仅中保协网站披露的经营互联网保险的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就有500余家。此外,还有大量未在中保协披露相关互联网经营信息,但实际开展以各种形式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巨头企业跨界进军保险业,是目前新的发展趋势。例如,过去这一年,阿里旗下的支付宝推出了“相互保”,京东牵手安联财险,通过认购安联财险新增注册资本4.83亿元成为第二大股东。另外,互联网企业第二梯队的美团、今日头条也在去年先后拿下保险经纪牌照。

有业内人士指出,广覆盖、低成本、高效率是互联网保险区别于传统保险公司的优势,同样的保险产品和保险交易,线上要比线下节省58%至71%的成本。同时,互联网与保险有着共同的基因,即均是以数的集合为前提和基础,因此,互联网企业进军保险业也是大势所趋。

不过,由于参与者众多,如今的互联网保险行业正面临产品同质化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保险要想成功突围并实现长稳发展,创新是生命力。

以众安保险为例,作为一家由蚂蚁金服、腾讯、中国平安等国内巨头企业发起设立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尝尽了创新不足带来的苦头。

据《电商报》了解,在过去的2014年到2016年,众安保险在大数据分析、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热门科技的研发费用每年不足3000万。与传统保险公司的研发投入相比,众安保险的研发投资显得少的可怜。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平安保险在过去10年累计投入金融科技的研发资金超过500亿,近两年更是每年近百亿的研发投入。

去年9月28日,是众安保险上市一周年的日子,这一天,众安保险的市场估值跌至485亿港元,相对于上市之初1438亿港元,缩水严重。

有观点认为,众安保险对巨头渠道过于依赖,自身在产品创新上的投入不足,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保险产品,因此难以赢得消费者认可。这是众安保险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

创新不足难以获得市场认可,创新过度则可能令互联网保险发展偏离保险的本源,从而受到监管约束。在这一方面,支付宝此前推出的“相互保”为行业后来者提供了前车之鉴。

去年10月中旬,支付宝上线的一款名为“相互保”的互联网保险突然走红,这款产品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用户数就突破1300万,引发保险行业震动。

据《电商报》了解,支付宝此次推出这种互助式保险,最大亮点在于打破了传统保险的组织形式。实行会员制,将“股东”和“客户”的身份统一,会员既是组织的所有者,又是组织的服务对象。

不过,有观点指出,“相互保”这种模式已经背离了保险产品的设计原则,属于打监管擦边球。彼时便有消息称,保险监管部门对这种新模式创新高度关注。2018年11月27日,正式传来“相互保”产品涉嫌违规被监管部门约谈的消息,不足两个月,“相互保“宣告夭折。

从根本上来说,互联网保险的本质还是保险,而保险隶属于金融业,强监管也是行业监管的天然属性,因此,互联网保险的发展,需要在创新和监管中寻找到一个平衡点,这考验着从业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