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11日,“双十一”迎来了第十个年头。据有关研究机构预测,2018年“双十一”期间,包括天猫、京东、苏宁等在内的全行业电商平台销售额将超过3000亿元。
十年间,一个原本普通的日子,从起初的“光棍节”发展为隆重热烈的全民购物狂欢节。“双十一”记录了国内电商乃至整个零售行业快速发展的轨迹,“双十一”的热闹以及不断刷新纪录的电商成交额,已成为观察中国经济的最佳窗口之一。
诚然,众多消费者在快乐“剁手”的过程中,也会不时吐槽。电商们为了争夺消费者,花样翻新推出“打折券”“预付款”等各种营销套路,令人眼花缭乱之余不禁感叹: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同时,近年来随着电商交易量迅猛增长,“双十一”期间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也日益突出。但是瑕不掩瑜,“双十一”的购物车见证了整个社会商业、支付、物流与服务的不断提升,中国消费者也体验到了“足不出户买遍全球”的愉快。
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面临严峻考验。在此背景下,中国“双十一”的成交额更加成为关注焦点。此前曾有西方主流媒体预测,今年的“双十一”数字不会像往年那么亮眼,事实证明有关预测是错误的。中国消费者以瞬间“清空购物车”的方式证明,中国的消费没问题,中国的经济没问题。
年年“双十一”,今又“双十一”,而今年中国电商靓丽的“双十一”业绩尤其不应被小视。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目前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中流砥柱。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8%,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今年“双十一”期间,各家主要电商销售额继续大幅增长,这表明伴随需求结构不断改善、居民消费持续升级,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双十一”销售额持续攀升,凸显了中国仍然拥有巨大消费潜力,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中国消费者在“双十一”期间不断演变的购物选择,也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数据显示,相比十年前,近几年“双十一”期间,消费者购买商品越来越趋向于高端化、品质化。如去年“双十一”期间,京东的母婴类商品下单比2016年增长近70%,对品质要求较高的美妆个护、食品酒类、生鲜类商品下单金额比2016年增长均超过80%。中国百姓的“双十一”消费,正在从“淘便宜”提升至买品质,从冲动消费成长为理性购买。消费者理念的巨大转变,也正在成为加快国内企业创新步伐,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出口大国不一定是经济强国,但进口大国一定是经济强国。扩大进口是我国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内在需要,也是我国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推进贸易更加平衡发展的必然要求。可喜的是,全球购、买全球已经成为“双十一”消费新趋势。近几年“双十一”成功实现了全球化,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备受中国消费者青睐的产品输出地。“双十一”期间越来越多面向全球的中国“购物车”,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也将成为提升我国对外贸易话语权和定价权的砝码。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体现中国经济活力的晴雨表。敢于花钱,敢于“清空”长长的购物单,中国消费者用手“投票”表达了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企业、商家还有监管部门应当跟上消费者的脚步,共同促成一场全面深刻的消费升级,推动中国经济切实迈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