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有网友爆料,石家庄市桥西区教育局主编的新教育国学晨诵读本《我和诗词有个约》错漏百出。爆料图片显示,该读本的五年级上册有9处错误,包括“勾起”变“钩子”、“藩镇”写成“潘振”这样的低级错误。
11月14日,石家庄桥西区教育局对此进行回复:由于工作失误,内部读本中出现了多处错误,经研究决定:1.将出现问题的内部读本全部收回,重新认真审订,由教师对错误进行手工修改后再返回学生使用。2.对其余内部读本也迅速组织人员重新审订,确保内容准确无误。3.对校对人员和负责同志提出严肃批评。
“勾起”写成“钩子”,“藩镇”写成“潘振”,“满目疮痍”写成“满目苍夷”……这等低级错误出现在教材里,实在是谬种流传,误人子弟。像这般粗制滥造、错漏百出的所谓“教材”,教育部门最初以一句“经费不足、难以召回”的轻描淡写作为回应,不仅难以令人信服,而且还有逃避责任之嫌。
但在笔者看来,小学教材错漏百出的看点,重点不在于是否召回,而是在于一个区级教育局是否具有小学教材的编写权。
从新闻看,这本教材的编写主管部门是石家庄市桥西区教育局,编写主体是区骨干教师……但是,将读物划定为教材,并普及于特定的群体,那么其编写恐怕就不能过于随意任性,而是有法可循的。
早在2001年6月,教育部就出台《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对教材编写的资格和条件、立项和核准以及审定等,都做出详尽和严格的规定。其中规定,“主要编写人员具有相应学科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家公务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教材的编写工作”,“教材初审通过后,可在400个班或2万名学生的范围内进行试验”……另外,该《办法》还特别规定,“教材的编写、审定,实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两级管理。”
我们反观石家庄市桥西区教育局主编的新教育国学晨诵读本《我和诗词有个约》,不难发现,一个区级教育局主编教材涉嫌违规;参与编写骨干教师未必都具有相应学科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且该教材也未经严格的实验并进入课堂……所以,人们有必要拷问一下:这本国学晨诵读本《我和诗词有个约》,是怎么出炉的?
主编单位违规,编写者未必合格,教材整个审批过程几乎是空缺的,几个所谓的骨干教师一拼凑,就敢堂而皇之地推出一本教材,其背后除了权力的任性之外,是否还存在着利益瓜葛?所以,仅将出现问题的读本收回由教师进行手工修改后再返回学生使用还远远不够,涉嫌违规编写教材,理应调查。如此才能正本清源,找准“问题教材”的祸根。
教材的问题兹事体大,不仅关乎是否误人子弟问题,而且也关乎中小学生“减负”成败。这本错漏百出的教材《我和诗词有个约》提醒我们:摆在孩子们课桌上的,未必都是开卷有益的教材,有的其实是“假李逵”,背后或许存在权力任性和利益瓜葛。对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以此为戒,借此清理一下中小学生的书包,把学生“减负”落到实处。(惠铭生)